来源:政府办 日期:2013-11-28
【字体:大中小】
区十六届人大五次
会 议 文 件(1)
48365365备用网站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27日在大连市甘井子区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区长 侯祯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情况
2011年是我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区政府紧紧依靠全区人民,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领先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型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功能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生态化、体制现代化、公共服务均衡化战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全域城市化,持续改善民生质量,较好完成了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达到660亿元,增长20%;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4亿元,增长3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新口径)540亿元,增长3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亿元,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万元,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7‰。街道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5个涉农街道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部超过3亿元,大连湾街道达到5亿元,红旗街道突破6亿元。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产业升级成效明显。坚持增量调结构,全年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10个,完成投资410亿元,增长34.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5.9%。项目投资结构继续优化,二、三产业投资比重由去年的23:77调整为11:89。围绕四大产业集群积极引进优质项目,全年实际使用外资8亿美元,实际使用内资110亿元。节能减排初见成效,淘汰了前革水泥厂等落后产能,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4%。
功能区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科技创新城隆重启城,国内外影响力迅速扩大,被认定为“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核心起步区初具形象,简柏特、固特异等知名企业纷至沓来;中冶国际商务城一期建成,入驻总部企业17家;北方生态慧谷部分产业项目建成主体。体育新城建设按期推进,市体育中心一场四馆、大连北站主体建成,一批开发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的中国一重核电和石化装备、辽勘院研发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华锐曲轴成功研制出40万吨级船用曲轴,在中国机械制造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大连湾向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迈进。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建成百万平方米的西山湖公园,生态品质和商务环境进一步提升,龙湖、保利、万科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成功承办了“东北亚和平与发展论坛”。中华路中央商务区的华南?红星美凯龙广场、远洋广场、亿合商业综合体、华润置地广场、温德姆白金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加紧建设,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空港商务区的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投入使用,空港物流中心、汽车服务产业带、松下电子二期等项目积极推进。老城区改造有序实施,东海棚户区居民热切关注的旧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拆迁工作进展顺利;大化厂区改造项目破土动工,梭鱼湾商务区建设全面展开,一个高标准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正在崛起。
科技创新势头强劲。全区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总数达到26家。裕祥科技收购了中科院纳米涂料有限公司,成为行业技术领先的“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大橡塑、远东工具、馀庆酒源与3家海外科技企业签订了并购协议。桑扶兰、三仪、裕祥、大高4个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远船务、船舶重工海洋工程等企业引进7个海外研发团队,辽渔、辽无二等企业的10个项目被列入国家引智项目计划。鑫宝生物质能、大起产业等11家企业获得国家创新基金、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扶持。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600件,专利授权量97件。
(二)民生事业长足发展
区政府始终把民生事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年财政对民生支出达到29.5亿元,增长20.4%,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4.8%,创历史新高。年初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改善民生取得实效。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4.1万个,实现实名制就业3.1万人,就业困难群体动态失业为零。投资1500万元,扩建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全区设立就业基地、创业实训孵化基地、大学生见习基地156个,积极促进了大学生等群体就业。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6万名农转城人员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19万名居民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3.1万人享受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社会救助力度持续增强,完成了第十二次低保提标工作,发放保障资金、临时救济金等困难群体补贴1.2亿元,慰问、救助困难家庭7085户。新建公共租赁住房10万平方米、“新居工程”127万平方米,实施了前关村、光明山西街等棚户区改造项目,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圆满完成“五个一”工程,改造弃管楼院21栋,接管无物业管理小区卫生扫保242万平方米,11万户居民直接受益。市政小分队奔波在全区大街小巷,修复道路148条、铺设方砖步道8万平方米。积极落实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对全区损坏失修的2400个楼道防盗门全部维修更新,惠及5万个家庭。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投资2.3亿元,实施了弘文中学等14项校建工程,维修校舍20所、面积8万平方米,为3所学校铺设了塑胶操场,全区学校操场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回收小区配套幼儿园11所,提高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比重。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新建社区(村)文化扶助工程示范点30个,区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馆评估。市医疗卫生中心开工建设,前盐、辛寨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大东沟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使用,完善了我区卫生服务体系。全区新建“幸福老年之家”20个,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1536名残疾人免费获得辅助器具。我区被评为全国“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连续三次荣获辽宁省“双拥模范区”称号。民族、宗教、侨务、人防、物价、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社会管理持续加强。圆满完成我区第八届社区居委会换届工作。增拨1200万元,在全市率先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将社区活动经费标准由4万元提高到7万元。积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组织了“甘井子区社区社会组织展示活动月”,1323个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了1331项活动,大连湾街道成立了全省首家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法治区创建工作继续深化,开展“矛盾化解年”活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207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25件,被评为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区。认真落实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矛盾纠纷事前干预机制,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保持畅通。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与应急救援系统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加大,取缔食品黑加工窝点26个。集中开展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等专项执法行动,挽回劳动者经济损失1942万元。在重点区域实施了高速光纤网建设,“天网”工程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校园技防设施安装率、保安配备率均达到100%。
(三)城区功能持续增强
规划管理科学有效。编制了生态科技创新城、中华路中央商务区的概念性规划,“两城四区”实现概念性规划全覆盖。生态科技创新城在全国率先制订了区域生态导则,被列为国家生态区域建设试点。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通过省政府审批。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年实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22项,完成投资50亿元。建设道路93.3公里,“三纵三横”路网全部开工建设,西部通道隧道两侧立交桥工程年内竣工通车,大连湾疏港路与振连路互通工程主体完工,完成了川岭路、大宋线、东纬路、岚姚线等道路建设改造工程。甘泉热电一期全面投产,大连陆港220千伏开闭站、郭家沟220千伏变电所竣工。大连湾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工程正式启动,棋盘子污水处理站建成投入使用。积极开展征地动迁工作,全力支持地铁、大连北站、新机场等市重点工程建设。
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全社会投入资金19亿元,新增绿化面积3.2万亩,植树749.2万株。新建水池山等3处休闲健身公园,建成南关岭公园、机场足球公园、椒金山樱花园、风华路绿化工程等“一街一景”项目16个,升级改造鼎山、枣园等7个公园的配套设施,椒金山、庙西沟防火通道建成使用。马栏河、金龙寺河二期、周水河等生态改造项目已动工,实施了大巴山滑坡、榆山矿等治理工程。深入推进社会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章建筑1206处、面积29.7万平方米,整治、取缔废品收购站112家;在机场新区等重点区域增设交通信号灯51处、道路标志440个、道路标线6.6万平方米,恢复使用40处闲置地下停车场,新建了1000个标准公共停车位。
(四)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
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加强资本要素集聚、重组,通过股权融资等渠道,新增融资21亿元,为体育新城和生态科技创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采取“建设—移交”方式,推进甘南路和棋南路建设。积极争取市财力投资5.4亿元,支持机场快速路、西山湖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市政府对我区土地储备交易的政策支持,全年共挂牌出让土地43宗,建筑面积460万平方米。认真落实区委对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的部署,17个村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28个村完成清产核资。
社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构建“大综管”工作格局,在所有社区(村)设立了“大综管”工作中心(站),形成了社会综合管理、治安综合管理、民生综合管理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投入1578万元,保障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全区公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种类达到517种,比去年增加210种,降低了群众看病就医成本。顺利完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和环卫体制改革,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
功能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生态科技创新城的管理体制、机构编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正式批准,为更好更快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五)政府自身建设更加规范
依法行政深入实施。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为重点,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强化决策主体责任。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实施重大涉法事项合法性审查48件。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按时办结221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制度建设不断强化。建立竞争性选拔公务员长效机制,实施了新一轮机关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27名事业单位人员通过公推遴选充实到机关科级岗位。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节约政府采购和财力投资工程资金3741万元,168个区直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海域)收入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完成各类审计项目91项。
行政效能继续提升。加强政府公共行政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完善四级联动服务体系,区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全年受理审批事项10万余件,全部按时办结。围绕重大项目加强行政服务,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缩减办结时限,保障了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积极推进行政权力运行、行政绩效管理、电子监察等“五大系统”建设,确保了行政权力规范、高效运行。在全区开展“群众满意科室”创建活动,促进了机关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广大机关干部积极参加“大讨论”活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500余件。
各位代表,2011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成就、城区面貌的每一处变化、民生质量的每一点改善,无不凝聚着全区百万人民的智慧与汗水,无不体现出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无不饱含着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区单位、部队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领先发展面临更大压力;城市化推进和体制转型过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显现,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多,社会建设任重道远;征地动迁难度加大;城市功能、生态环境还需改善,重点区域的环境建设迫在眉睫;政府自身建设还要加强。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2年工作目标与任务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世界经济风险明显增多,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
我区当前正处于全域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两城四区”建设全面推进,重大功能性基础设施的强劲拉动力日益显现。同时,哈大高铁即将正式通车、十二届全运会筹备工作进入倒计时,对我区的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既是一次全面考验,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良机。展望2012年,我们必须冷静分析形势,坚定发展信心,倍加珍惜市委、市政府对我区的信任和支持,倍加珍惜我区经过几代人努力打造的发展优势,倍加珍惜业已形成的政通人和的良好氛围,坚定不移地推进全域城市化,加快转型发展,谋求新突破、取得新成果。
2012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区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领先发展,更加注重经济转型,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增进百姓福祉;更加注重生态建设,优化区域环境;更加注重功能提升,增强承载能力;更加注重体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全力推进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力推进六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经济转型,在提高发展质量上取得新成果
把“增量调结构、创新促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总要求,着力优化要素配置、调整投资结构、增强创新能力,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聚精会神抓好项目建设。全年计划安排重点项目220个,总投资3200亿元,列实施计划项目170个,年内开工率达到80%以上,完成投资超过500亿元。全面落实重点项目责任制和绿色通道制度,认真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和征地拆迁工作,土地挂牌出让面积和政府融资额度高于2011年。加大招商力度,提高引资质量,着重抓好在建商务区的二次招商,全年实际使用外资8.8亿美元,实际使用内资120亿元,新增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企业300家。
全力以赴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功能区建设,使之成为高端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生态科技创新城要发挥对全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基本建成三大起步区,加快引进一批研发企业,推进联想未来城、亿丰生态文化产业园、研创园地、国际社区建设,启动两所经济区建设,实施五星级酒店、育明高中、日语学校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体育新城要加快商务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亿丰国际汽车广场、亿城、北京首创等项目。大连湾临海装备制造业聚集区要加快推进华能第二热电厂、林德扩能工程、米勒万家顿二期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国际都市渔港、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现代物流产业项目。西城国际旅游商务区要开工建设西城国宾馆、国际会议中心、高端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等旅游业、服务业项目,支持龙湖、保利、万科等总部企业发展。中华路中央商务区要加快实施温德姆白金五星级酒店项目,建成华南?红星美凯龙广场、华润置地广场、亿合商业综合体项目主体,支持中铁九局、交运集团、亿海集团总部落户。空港商务区要建成机场新区商业综合体、空港物流中心、机场总部经济基地,加快汽车服务产业带等项目建设。老城区要加快梭鱼湾远洋商务区建设,推进金三角商贸城三期等项目。
积极主动服务企业发展。大力争取国家和省市工业技术改造贴息、民营中小企业专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等扶持政策,助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做优做活。加强企业上市辅导,指导帮助条件具备的企业尽快上市。扶持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设立10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支持企业引进、培育急需人才。储备国家驰名商标、省市著名商标梯队企业30家,力争新创国家驰名商标2个、省市著名商标20个。
(二)全力推进民生改善,在增进百姓福祉上取得新成果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认真践行发展为民、发展利民、发展惠民的理念,继续增加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带着责任和感情落实好为民办实事项目。
大力实施惠民工程。采取得力举措促进就业,全年新开发就业岗位4万个,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3万人。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服务终端延伸到所有社区(村),实现三级网络全域覆盖。加大创业政策帮扶力度,通过创业实现就业4300人。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推动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目标的实现。加强社会救助,完成低保动态管理等规范化建设。新建“幸福老年之家”15个,提升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继续实施“五个一”工程,全年投入3000万元,改造弃管楼院4万平方米,维修旧区街巷道路4公里,争取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区弃管楼院改造,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高标准建设10万平方米大连北站回迁区、40万平方米新机场动迁安置区,实施东海棚户区、金家街1号等旧区改造项目,完成前革、金龙寺、郭家沟、棋盘子二期、鞍子山“新居工程”主体建设,建成2600套公租房,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启动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创建工作,全面提高我区基础教育水平。实施13项校建工程,对25所旧校舍进行维修改造,周水子小学等4所学校建成投入使用。加快建立“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体系,扩大公办幼儿园比例,11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投入使用,3-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9.8%。增拨5000万元资金,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积极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新建文化扶助工程示范点93个,实现社区(村)文化扶助工程全覆盖。举办甘井子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改造甘井子体育场,推进阿尔滨足球基地、前关体育休闲公园建设。做好国家卫生应急示范区创建和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评工作,为孕产妇和0-3岁儿童免费提供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深入开展“阳光计生行动”,完善“政府投入、企业赞助、社会捐助”的关怀关爱投入机制。开工建设区残疾人托养医疗服务中心,为30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继续做好双拥共建、民族、宗教、侨务、人防、物价、妇女儿童等工作。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打造“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工程”,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以上。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升全区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社会环境综合整治,对违法临建、排渣、占道经营等行为进行重点治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查处和打击食品黑加工窝点以及滥用添加剂、制售假药等违法行为。加强警务资源优化整合与机制创新,建设市武警反恐指挥中心、大东沟消防特勤基地,扩大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的“天网”监控覆盖率。
(三)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在优化区域环境上取得新成果
把生态环境作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扩大生态优势,打造生态强区。
着力改善重点区域环境。加快完成市体育中心和大连北站周边的拆迁整治,按照城市副中心定位和现代化标准,抓紧实施绿化景观和市政工程建设。高标准建设生态科技创新城牧城驿湖滨公园、东山公园、北山公园、东南山公园和明珠路景观带等生态项目,对金龙寺公园进行升级改造。
全面提高生态建设水平。大力实施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实现全社会绿化总投资20亿元, 完成绿化项目180个,栽植树木700万株,造林绿化面积2万亩。新建中华路带状公园、风华路带状公园、东泉公园,改建柳树、由家等防火通道。继续建设一批“一街一景”项目,做到精心设计、增添精品、打造亮点。落实生态河改造和矿山治理规划,完成对棋盘河、金龙寺河的生态改造,启动双台沟、郭家沟、牧城驿河生态工程,实施玉山矿等矿山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
(四)全力推进功能提升,在增强承载能力上取得新成果
把提升区域功能作为实现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符合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标准的基础设施体系。
切实加强规划建设管理。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做好专项规划编制,尽快实现详细规划的全域覆盖,用一流的规划引领和保障一流的建设。启动新一轮土地整治和开发利用规划,充分利用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道路建设项目15项,打造“半小时”交通圈框架。争取“三纵三横”路网建成通车,完成滨海路建设,做好西城快速路、河周路前期工作,积极推进中华路跨华北路立交桥等市重点道桥工程建设,改善北部区域交通状况。完成生态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和金龙寺起步区二期供排水工程、大连湾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管网建设,升级改造旅顺中路供排水管线,开工建设机场自来水提压站,争取前牧污水处理厂、砬子山自来水泵站开工建设。完成郭家沟220千伏变电所送出工程、前红线落地工程,开工建设前盐、棋盘、岔鞍等66千伏变电所,推进甘泉热电二期、华能第二热电厂建设。全力助推大连北站、市体育中心、新机场、市医疗卫生中心、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五)全力推进体制创新,在激发内生动力上取得新成果
把体制创新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充分利用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积极稳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投资准入办法,制订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支持政策,引导要素资源向高端产业集中配置。优化“两城四区”土地储备交易程序,提高土地运作效率,促进土地良性增值。规范融资平台建设,保持适度融资规模,严格控制债务风险。积极探索新的项目融资方式,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高度关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加以推进。
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加大对民生工作的考核力度,探索建立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调查反馈机制。在学前教育、幼儿保健、公共文化等人民群众关心的领域,逐步扩大公共服务范围。在各街道建立“大综管”服务平台,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社区建设创新,探索社区居民自治与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的相互结合,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继续深化城市管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完善功能区管理体制。继续推进生态科技创新城等功能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更加高效、更富活力的功能区发展机制。
(六)全力推进自身建设,在提升行政效能上取得新成果
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落实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保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推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规划,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将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努力以一流的服务、清新的政风、扎实的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提高行政效能。继续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增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完善行政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审批部门的内部层级管理,简化审批环节、落实审批责任、提升审批效率。全面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拓展开门评议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行政绩效考评体系,促使政府全体工作人员作风“换档”、干劲“提速”。
强化廉政建设。加强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提高公务员廉洁从政意识。完成财政信息一体化工程,对财政资金实行实时、动态监管,加大重点资金、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全面完成“五大系统”建设工作,建立符合我区实际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提高权力阳光系统建设水平,保证权力规范行使,让人民赋予的权利不打折扣地用于为人民谋福利。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人民寄予厚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恪尽职守,扎实工作,以科学严谨的思维谋划发展,以昂扬向上的斗志迎接挑战,以高效务实的作风勤勉敬业,立足新起点,开拓新思路,抓住新机遇,取得新成果,全力推进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建设再上新台阶!